上海博物馆举行文物征集、东馆公共空间陈设捐赠仪式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6-02 11:02:18

  2025年5月28日,上海博物馆文物征集、东馆公共空间陈设捐赠仪式在上博东馆举行。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上海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指挥部执行指挥李峰,文物捐赠人与捐赠单位代表何连海先生、韩回之先生、秦同千先生、徐宝明先生、于军先生、周亚先生、叶旭伟先生和以上海市观赏石协会会长杜海鸥先生、南通问木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旭先生、上海浪墅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学峰先生为代表的20余位公共空间陈设捐赠人以及特邀嘉宾娄国平先生出席仪式。仪式由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主持。

  本次捐赠仪式上,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十批次,共104件,涵盖域外印章、印陶、汉砖、墨品和木雕建筑构件等多品类的藏品,这些受赠文物大多为东馆展陈所需。

  何连海先生捐赠了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中亚的各类印章50件,为上海博物馆域外印章的收藏提供了重要补充。

  韩回之先生捐赠了13件有代表性的印度河流域、西亚、中亚等域外的滚印、滑石印。

  于军先生捐赠有“千万”印迹的燕国陶豆残柄1件,恰与上海博物馆所藏战国“千万”铜玺相吻合,较为难得。

  周亚先生捐赠新莽铜质封泥匣1件。焦新帅先生捐赠封泥泥坯10枚。封泥泥坯和封泥匣都是古代玺印在使用过程中重要的辅助器具。

  青田县人民政府与孙慰祖先生共同捐赠玺印篆刻馆馆标印。这枚具有代表性的青田印石方6厘米,高近10厘米,由我馆退休专家孙慰祖先生篆刻而成。孙先生现任西泠印社副社长,是当代印学研究与篆刻艺术并举的代表性人物。

  徐宝明先生捐赠钱币图纹古砖五件,钱币图纹砖是汉砖的分类之一,是汉代社会经济文化研究重要的实物资料。

  秦同千先生捐赠木雕牛腿三对,来自江西抚州与古徽州地区,为清至民国时期制作,题材各异,雕刻精粗不一,体现清代皖南与赣东北地区民间木雕工艺的艺术风格,可丰富观众对清代该地区建筑木雕艺术以及民间文化的认知。

  韩天衡先生是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名誉院长、西泠印社名誉社长等,他将作品浅刻竹鸟并铭北朝瓦砚捐赠给上海博物馆。这一补入,丰富了东馆江南造物馆在砚雕方面的展陈。

  赵正范先生捐赠清代至现代墨品16件,其中清程一卿玉壶冰墨为乾隆时期的佳作,品相完整,制作精细,现馆藏程一卿墨品仅此一件项目案例

  南通问木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捐赠采用优质硬木、历经数年制作完成的仿古家具13件。这批家具陈列于江南造物馆中庭书房复原区,优美典雅,技艺精湛,原汁原味地复刻了部分曾经王世襄先生珍藏过的这批明式家具名品的神韵,堪称馆藏文物活化利用的典范案例。

  杜德义先生和夫人陈架羽女士先后两次捐赠仿古家具共41件。这些家具品类、款式多样,采用紫檀、黄花梨、铁力、红酸枝和其他优质硬木制作,式样采自明清传统苏式家具样式,材美工巧,格调古雅,不仅满足了屋顶园林室内陈设的需要,还为馆内其他空间陈设的需要储备了资源。

  上海浪墅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眉纹、金星、罗纹歙石三件。所选歙石石品上乘,纹理清晰,特征典型。陈设于江南造物馆文人造物单元供观众抚触、观赏,直观体验江南砚石名品之美,发挥了极佳的教育和传播效应。

  宣祖伟先生、马祥先生与王叔重、陈含素夫妇共同捐赠大型灵璧石三块,以支持上博东馆园林建设。这三块早年自安徽灵璧县罄云山宋—明时期采石遗址附近所出的优质灵璧独石立峰,造型美观、石质坚凝,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分别置放于东馆东侧绿地和屋顶花园内露香园、枕藉亭中,为其增添了古典园林石元素和中国赏石文化内涵。

  杜海鸥先生、万建华先生、周军先生、赵飞先生、袁寒凝先生、宣祖伟先生、朱旭先生、王跃先生、张来喜先生、孙凯先生、孙礼强先生、西方先生、刘典达先生等13位参与“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展”的赏石藏家,捐赠了部分展品以支持上博东馆建设,同时表达对上海博物馆支持观赏石文化事业的感谢。该批捐赠赏石共23件,涵盖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这传统“四大名石”石种,以案头供石为主,将长期陈设于江南造物馆、屋顶花园和馆内其他空间。

  褚晓波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博物馆既是一座享誉世界的顶级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同时也在全方位地扩充自身馆藏,吸纳能代表各个时期、各个文明优秀成果的艺术精品。这一过程,离不开广大捐赠者长期以来对上海博物馆事业的的无私支持。随着上博东馆的建设和开放,社会各界在物资方面给予的帮助也越来越多。各位捐赠者的善举彰显了对上博的坚定信任与深厚情谊。今天我们举行捐赠仪式,以表达对各位慷慨捐赠的衷心感谢。上海博物馆将保管好、利用好这批馈赠,让这些承载着历史温度与人文情怀的文化瑰宝,在文明传承中焕发时代光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服务热线
020-66666666